[1] 邓培香.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临床诊断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17-18.
[2] 余爱清.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40 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1):113.
[3] 张琴秀.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2):65-66.
[4] 孙巧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6(25):98-99.
[5] 刘冬梅,姜鸿.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6):36.
[6] 黄文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63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55.
[7] 陆丽娟.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9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3-64.
[8] 古丽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6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4):214.
[9] 徐桂芳,朱瑞平.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0):1529-1530.
[10] 蒋秀芳.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0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4):46.
摘要:加强关于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预防教育并采用微波法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成本,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关于论文更多详情,请联系本网客服】
与对照组比较,*P<0.05
1.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的比较(d,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严重肥胖,剖宫产的患者也普遍增多,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人数增加。切口脂肪液化是妇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学术界和医学界认为其发生机制与患者肥胖的关系较大[5]。早期正确诊断,对早期治疗和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发现肥胖者脂肪液化的发生率较高,其次与妊娠水肿、贫血及妊娠期合并症、高频刀的应用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坏死是其根本原因,细胞在此过程中流出脂滴,使切口形成脂肪液滴,出现炎症,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增强其心理负担。[www.qikanbox.com,期刊之家网,提供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的服务。]①肥胖: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脂肪组织被反复挤压,使脂肪组织产生更多的渗出液,导致缺血,对伤口愈合有一定影响;②腹部压力增加了潜在疾病的发生概率:术后用力排便、咳嗽增加腹压,导致切口的张力增加,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出血可导致脂肪液化的发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基础疾病也可能使脂肪代谢出现异常。
早期预防能降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如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期加强血糖的控制,对于肥胖的患者,临床上需要早期加强预防和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用微波方法治疗时,挤压排液,不进行拆线操作,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治疗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波治疗可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细胞通透性增加,局部组织营养代谢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织再生,从而提供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条件。
总之,加强关于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预防教育并采用微波法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成本,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