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海红.风险管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0-61.
[2]许树强,张铁山,韩鹏.健康医学模式与未来医院发展的新思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6):426-429.
[3]罗荣,金曦,杜立燕,等.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产科床位配置现状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8):580-584.
[4]隋东明,张晶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提高老年患者健康保健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28-3329.
[5]费安琼.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管理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95-396.
[6]彭飞,关彭芳,许苹.医院产科医疗风险干预策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8(11):1052-1054.
[7]李贤,刘俊兰.产后抑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6(22):4497-4498.
[8]吴丽萍,何仲,韩冬韧,等.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297-300.
[9]陈红,刘建.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6):655-656.
摘要:产前教育模式对于提高产科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关于论文更多详情,请咨询本网客服],提高产妇对于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对产科服务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1 两组产妇待产期生活质量的比较 在待产期生活质量的比较中,观察组产妇睡眠质量、精神状态、躯体症状和社会情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科作为医院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其在新的医疗背景下,也是应作出一些改变的。笔者认识到,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其不同于其他科室,产科的服务对象自身并不存在疾病,所以提高产科服务质量相比于其他科室,具有更为迫切的必要。同时,医护工作者应认识到,人们对于分娩的认识和对新生儿的认知水平逐渐提高。有研究显示,我国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的生育质量,降低了我国新生儿的发育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医护工作者无法对诸如社会压力等导致产后抑郁的危险情况进行干预,但可以通过医疗护理干预,对产妇进行个性化分娩指导,进而提高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产科的服务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待产期生活质量的比较中,观察组产妇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躯体症状和社会情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这说明健
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产妇待产期生活质量,而提高产妇待产期生活质量,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对于胎儿顺利娩出、减少产后并发症、提[期刊之家网;www.qikanbox.com网提供专业代写论文和发表论文服务.]高新生儿出生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这正是产妇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后的一种表现。同时由于有专人陪伴,以保证能够随时按摩宫底,协助新生儿在30 min内开始充分吸吮双侧乳头30 min以上,反射性地刺激脑垂体分泌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在产后3、6、12 h和24 h时的产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明了产前有效的健康教育的确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水平,而产妇产后抑郁水平的降低对于产妇的恢复和对婴儿的保健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在出院时,观察组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和产科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在产妇和医护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产妇对医护人员给予的健康教育内容接受度更高所致。而产科服务满意度的提高不仅反映了产科质量的改进,且在现阶段医疗环境下,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对于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均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产前教育模式对于提高产科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产妇对于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对产科服务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