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敏,方琪,董万利.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安徽医学,2012,33(8):993-995.
[2]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91-514.
[3] 赵润,肖晓芸.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86-3588.
[4] Carunchio I,Pieri M,Ciotti MT,et al. Modulation of AMPA receptors in cultured cortical neurons induced by the antiepileptic drug levetiraeetam [J].
Epilepsia,2007,48(4):654.
[5] Kaminski RM,Gillard M,Leclercq K,et al. Proepileptic phenotype of SV2A-deficient mice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anticonvulsant efficacy of fovetiracetam
[J]. Epilepsia,2009,50:1729-1740.
[6] 赵雷,王玉梅,高向波,等.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左乙拉西坦片处方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23-26.
摘要:本研究建议为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应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使用个体化用药[期刊之家网,专业论文代写代发机构]。
1.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均未失访,观察组的癫痫控制人数为30例,显效为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4.00,P < 0.001),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P = 0.002),观察组患儿的癫痫控制情况显著较好,具体数据见表1。
1.2 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及脑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及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随访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癫痫发作频率为(2.3±1.0)次/个月,脑电图异常率为20.9%,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显著较低。两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及脑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15例(34.88%),主要表现为嗜睡4例,胃肠道不适3例,头晕1例,情绪异常7例,在治疗后即可发生,在1~4周内经减药或停药后自行消失,未影响治疗,患儿肝肾功能未有明显异常。对照组有9例(20.93%)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5例,3例患儿因食欲不振出现消瘦,1例患儿有嗜睡症状。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密切观察并调整剂量后,两组患儿均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儿童癫痫是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是大脑神经元放电异常,使大脑功能出现暂时障碍。丙戊酸是治疗儿童癫痫的常规广谱用药,对各类癫痫发作类型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丙戊酸进入体内后血药浓度不稳定,治疗窗狭窄,个体差异较大,临床疗效尚不令人满意,约有20%的患儿无法得到完全控制。左乙拉西坦是比利时UCB公司生产的一种抗癫痫药物,属于吡拉西坦衍生物,1999年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成人癫痫的治疗,在2005年批注其用于儿童癫痫发作的治疗,2007年在我国上市。左乙拉西坦的作用机制与其新型的化学结构有关,主要表现在:①突触囊泡蛋白(SV蛋白)是调节囊泡功能的细胞膜蛋白质,SV2A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左乙拉西坦与突触囊泡蛋白SV2A亲和性高,可通过与之结合而抑制儿童癫痫发病时的海马突发性放电。有研究发现,当小鼠的SV2A基因被敲除时,可诱发严重癫痫。②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抑制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左乙拉西坦可使GABA受体在海马区域表达,减少GABA受体在其他区域的表达,从而增强了对神经回路的抑制作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左乙拉西坦的敏感性有所不同,有研究总结认为,左乙拉西坦可以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也有研究认为左乙拉西坦应用于2岁以下的癫痫儿童是安全有效的。本组患者年龄限制为4~12岁的儿童癫痫确诊患儿,避免对新生儿及年龄较小的儿童用药,以符合SFDA关于左乙拉西坦适用人群范围的标准,本研究建议对于年龄小于4岁的患儿,应谨慎适用,并取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方可进行治疗。
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较难判定,这是因为癫痫为慢性脑功能疾病,复发频率没有规律,在较短时间内无法做出疗效评价。但在较长时间内(如半年或1年)患儿的癫痫发作症状是否得到控制,仍是临床治疗癫痫最关心的问题。观察组使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此药经口服后迅速吸收,在脑中海马区的药物浓度较高,对部分发作性儿童癫痫,以及全身性儿童癫痫有明显的效果,但对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疗效尚缺乏文献报道,观察组患者中共有5例Lenhox-Gastant综合征患儿,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癫痫控制人数为30例,显效为8例,观察组患儿的癫痫控制情况显著优于丙戊酸,说明左乙拉西坦对各种类型的儿童癫痫均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癫痫发作频率为(1.3±1.0)次/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脑电图异常率为20.9%,随着左乙拉西坦治疗时间的延长也有减少的趋势,与癫痫发作频率呈负相关关系。
由于左乙拉西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极高,不依赖于肝脏的色素P450酶系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对儿童的损伤较小。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也显示,在多次给药时左乙拉西坦不会出现明显的蓄积作用,在儿童中代谢速度较快,半衰期较短,因此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药物。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15例,其中情绪异常的人数较多,表现为用药后爱哭闹,同时伴有精神萎靡不振、嗜睡等症状。上述不良反应经调整剂量后消失,说明这与左[期刊之家网提供论文代写和发表论文服务www.qikanbox.com]乙拉西坦的剂量有一定关系。患儿对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未影响治疗,且肝肾功能未受到明显异常,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类似研究也报道,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患儿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说明左乙拉西坦是安全可靠的。本研究建议为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应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使用个体化用药。
综上所述,左乙拉西坦用于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儿童安全抗癫痫药物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教育学刊:《中学课程资源》杂志 下一篇教学论文:障碍儿童教育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